|
瓷砖厚度越厚越好?乐陶名居揭秘厚度与质量的关系
在装修挑选瓷砖时,不少消费者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疑问:瓷砖厚度越厚越好吗?乐陶名居作为瓷砖行业的资深品牌,在此为大家深度剖析厚度与质量的内在关联,帮助大家走出认知误区,合理选购瓷砖。 从直观感受来说,厚实的物体往往给人以稳固、结实、耐用的印象,瓷砖也不例外,很多人觉得厚瓷砖更不容易折断。以前瓷砖厚度多在 10.5 - 14mm,质量问题较少,随着瓷砖逐渐减薄,质量问题却增多了,这进一步加深了大家 “厚瓷砖质量好” 的观念。但实际上,这背后另有原因。一方面,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、应对市场竞争,在减薄瓷砖时偷工减料,导致质量下滑;另一方面,国家提倡瓷砖减薄,是为了降低建陶行业能耗、减少排放,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,引导企业提升工艺水平,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减薄瓷砖,不少头部企业已在这方面取得成果。 事实上,瓷砖质量并非由厚度决定。瓷砖质量主要取决于原料纯度、瓷化程度、压制技术、釉面工艺以及标准化尺寸等多个关键因素。衡量瓷砖质量的指标众多,包括吸水率、硬度、平整度、耐磨性、防滑性、抗釉裂性、破坏强度、断裂模数、尺寸偏差等,而厚度并不在其中。 就拿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这两个看似与厚度相关的指标来说,增加瓷砖厚度,破坏强度确实会随之提升,比如一块 800×800mm 的瓷砖,10mm 厚的相比 8mm 厚的,在承受重物挤压时,更不容易断裂。但断裂模数主要还是取决于瓷砖本身的原材料和瓷化度,并非厚度。优质的原材料,经过高温烧制达到良好的瓷化程度,即便瓷砖厚度较薄,也能拥有较高的断裂模数,也就是具备良好的抗弯能力。例如乐陶名居部分采用优质高岭土等原料,配合先进压制与烧制工艺生产的瓷砖,厚度虽在行业标准允许范围内偏薄,但在断裂模数测试中表现优异,远超普通厚瓷砖。 从生产工艺角度看,在保证瓷砖性能质量的前提下,将瓷砖做薄其实难度更大,对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要求极为严苛。那些设备和工艺技术欠佳的企业,即便把瓷砖做得很厚,质量也难以保证。以压机为例,好的压机压力强大且均匀,能让陶土等原料紧密压实,烧制后瓷砖密度高、质地坚硬。小厂家设备差,压机压力不足,即便增加厚度,瓷砖内部结构依然疏松,质量堪忧。 此外,瓷砖过厚还存在诸多弊端。从建筑安全角度,会增加建筑体承载重量,尤其在高层建筑中,给建筑结构带来更大压力,增加安全隐患。从烧制环节看,瓷砖太厚,烧结时热量难以均匀穿透,容易出现烧结不完全的情况,砖中间位置可能会黑心,影响整体质量。而且烧结度低会导致吸水率偏高,瓷砖易吸水受潮,影响使用寿命。在成本方面,原材料、烧成、运输等环节成本都会因瓷砖过厚而增加,不符合国家节能、环保的要求。 在国家标准层面,2015 年 12 月 1 日实施的《陶瓷砖》(GB/T 4100 - 2015)首次针对干压陶瓷砖厚度作出规定,根据陶瓷砖表面积不同,设定了相应的最大厚度限值。只要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,同时达到相关指标规定,即便瓷砖厚度较薄,消费者也无需担忧质量问题。 瓷砖厚度并非衡量质量的关键标准。乐陶名居提醒广大消费者,选购瓷砖时,应综合考量瓷砖的各项性能指标,依据不同空间的使用需求,如客厅注重美观与耐用,卫生间强调防滑与防水等,选择合适的瓷砖,而不是盲目追求厚度,如此才能选到美观实用、质量可靠的瓷砖产品,为家居装修奠定良好基础 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