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行业资讯 >> 瓷砖“空鼓率”多少正常?乐陶名居教你用工具自查
详细内容

瓷砖“空鼓率”多少正常?乐陶名居教你用工具自查

bd2ba1c526f349800976635c6b12f792_1739931038207758.jpg


瓷砖贴完没几天,用手一敲就发出 “空空” 的声音 —— 这就是俗称的 “空鼓”。很多业主觉得空鼓只是 “声音不好听”,殊不知时间一长容易导致瓷砖开裂、脱落,甚至引发安全隐患。到底瓷砖空鼓率多少算正常?普通人怎么用简单工具查出空鼓?乐陶名居结合 10 多年的铺贴经验,把这些实用知识讲清楚,帮你在装修验收时把好关。
一、先搞懂:什么是瓷砖空鼓?危害真不小
瓷砖空鼓,简单说就是瓷砖和基层(水泥砂浆或瓷砖胶)没有粘牢,中间形成了空隙。别小看这小小的空隙,带来的麻烦可不少:
1. 瓷砖易开裂、脱落
空鼓的瓷砖失去了基层的支撑,受力不均,走路踩踏、家具按压都可能导致瓷砖开裂;遇到震动(如楼上装修、重物掉落),甚至会直接脱落。乐陶名居曾处理过一位业主的售后:卫生间墙面瓷砖空鼓,洗澡时瓷砖突然脱落,砸坏了浴缸边缘,幸好当时没人在旁边。
2. 渗水、发霉影响墙体
地面或墙面瓷砖空鼓后,水会顺着缝隙渗入基层,导致墙体返潮、发霉,甚至影响隔壁房间。比如卫生间地面空鼓,积水渗入后可能导致楼下天花板漏水;厨房墙面空鼓,油污和水汽渗入,墙皮会慢慢鼓包、脱落。
3. 增加维修成本
空鼓问题发现得越晚,维修成本越高。早期只是单块瓷砖空鼓,撬掉重贴就行;如果拖延时间,空鼓范围扩大,可能需要大面积返工,不仅费钱还影响正常居住。
二、国标明确:不同区域空鼓率标准不一样
瓷砖空鼓率不是 “凭感觉” 判断,而是有明确的国家标准 ——《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》(GB 50210-2018)对此有详细规定,不同区域的空鼓率要求不同:
1. 墙面瓷砖:空鼓率≤5%,关键部位零容忍
墙面瓷砖的整体空鼓率不能超过 5%,但有几个 “关键部位” 必须做到 “零空鼓”:
  • 门窗洞口周边的瓷砖:这些部位受力频繁,空鼓容易导致门窗密封不严,甚至影响墙体结构;

  • 插座、开关面板周围的瓷砖:后期安装电器时需要打孔,空鼓瓷砖容易碎裂;

  • 阴阳角处的瓷砖:关系到墙面的方正度和美观度,空鼓会导致阴阳角歪斜。

比如一面 10 平米的墙面,贴了 50 块瓷砖,允许有 2-3 块瓷砖出现局部空鼓,但门窗周边的瓷砖必须完全贴合。
2. 地面瓷砖:空鼓率≤3%,全空鼓绝对不行
地面瓷砖承受的压力比墙面大,空鼓率要求更严格,整体不能超过 3%,而且不允许出现 “全空鼓”(即瓷砖与基层完全脱离,敲击时全砖都发出空响)。
尤其是客厅、卧室等人流量大的区域,即使是局部空鼓,也可能因为长期踩踏发展成全空鼓。乐陶名居的铺贴标准更严格,地面瓷砖空鼓率控制在 1% 以内,基本做到 “零空鼓” 交付。
3. 特殊区域:卫生间、厨房湿区零空鼓
卫生间、厨房的地面和墙面属于 “湿区”,水汽多、易受潮,必须做到 “零空鼓”。一旦出现空鼓,水汽渗入基层会导致水泥砂浆松动,加速瓷砖脱落,还可能引发电路短路等安全问题。
有位业主图便宜找了非专业师傅贴厨房瓷砖,验收时发现有 3 块瓷砖空鼓,师傅说 “不影响使用”,结果半年后瓷砖就因受潮脱落,还导致橱柜底部发霉,损失了几千元。
三、自查方法:一把小锤子,轻松查出空鼓
不用请专业检测机构,自己拿一把小锤子就能查出瓷砖空鼓,乐陶名居的师傅们都用这个方法,简单又准确。
1. 准备工具:
一把橡胶锤(或塑料锤,五金店 5-10 元一把),如果没有,用手背或握拳也能代替,但橡胶锤的声音更清晰。
2. 检测步骤:
  1. 敲击方法:用橡胶锤轻轻敲击瓷砖表面,敲击点要均匀分布,每个瓷砖至少敲 4 个角和 1 个中心(共 5 个点);

  1. 听声音判断

  • 若敲击发出 “沉闷的咚咚声”,说明瓷砖与基层贴合紧密,没有空鼓;

  • 若发出 “清脆的当当声”,说明瓷砖下面有空隙,存在空鼓;

  1. 标记空鼓位置:发现空鼓后,用粉笔在瓷砖表面做标记,注明空鼓区域(如 “左上角空鼓”“中心空鼓”),方便师傅维修。

3. 注意事项:
  • 敲击力度要适中,太轻听不清声音,太重可能敲坏瓷砖釉面;

  • 瓷砖边缘和角落是空鼓高发区,要重点敲击;

  • 检测墙面瓷砖时,要从下往上、从左往右依次敲击,避免遗漏。

有位业主用这个方法验收新房,发现卫生间墙面有 2 块瓷砖空鼓,及时让装修公司返工,避免了后期麻烦。他说:“没想到这么简单,自己敲一敲就知道有没有问题,再也不怕被师傅忽悠了。”
四、空鼓原因:不是只有 “师傅手艺差” 这一种可能
查出空鼓后,别一味责怪铺贴师傅,很多时候空鼓是多种因素导致的,要找准原因才能彻底解决:
1. 铺贴工艺问题(最常见)
  • 基层处理不当:墙面、地面没清理干净,有灰尘、油污或松动的水泥块,瓷砖无法贴牢;

  • 砂浆配比不对:水泥砂浆比例失调(如水泥太少、沙子太多),或者瓷砖胶涂抹不均匀、厚度不够;

  • 瓷砖泡水不足:釉面砖铺贴前需要泡水,让瓷砖充分吸水,若泡水时间不够,瓷砖会吸收砂浆中的水分,导致砂浆干燥过快,无法粘牢。

2. 瓷砖质量问题
  • 瓷砖翘曲变形:瓷砖本身平整度差、翘曲,铺贴时无法与基层完全贴合,必然出现空鼓;

  • 瓷砖背纹设计不合理:优质瓷砖背面有防滑纹路,能增强与砂浆的附着力,劣质瓷砖背面光滑,容易出现空鼓。

3. 后期养护不当
瓷砖铺贴后需要养护 24-48 小时,让砂浆充分凝固。如果养护期间有人走动、堆放重物,或者遇到大风、高温导致砂浆快速干燥,都会影响粘结力,形成空鼓。
五、处理建议:空鼓了别慌,这样解决最靠谱
根据空鼓的严重程度,有不同的处理方法,乐陶名居的师傅总结了 “分级处理法”:
1. 轻微空鼓(仅边角或局部空鼓,面积<1/4 瓷砖)
如果空鼓区域小,且不在关键部位,可以用 “注浆法” 修复:
  • 用注射器将瓷砖胶(或水泥砂浆)注入空鼓缝隙,排出空气;

  • 注入后用重物按压瓷砖 24 小时,让瓷砖与基层粘牢。

这种方法不用撬掉瓷砖,省时省力,但只适用于轻微空鼓。
2. 严重空鼓(空鼓面积>1/4 瓷砖,或在关键部位)
必须撬掉重贴,步骤如下:
  • 用切割机沿瓷砖边缘切开(避免损坏相邻瓷砖);

  • 清理基层的旧砂浆,确保表面干净、平整;

  • 按正确工艺重新铺贴瓷砖,铺贴后做好养护。

3. 全空鼓(整砖空鼓)
无论是否在关键部位,都必须立即重贴,因为全空鼓随时可能脱落,存在安全隐患。
六、预防空鼓:从铺贴到养护,每一步都要到位
与其空鼓后维修,不如提前预防,乐陶名居的 “五步铺贴法” 能有效降低空鼓率:
1. 基层处理要彻底
铺贴前清理基层的灰尘、油污、松动颗粒,墙面有裂缝要先修补,地面不平要找平,确保基层 “干净、平整、牢固”。
2. 瓷砖泡水要充分
釉面砖需在清水中浸泡 2-4 小时,直到瓷砖不冒气泡为止,取出后阴干表面水分再铺贴;瓷质砖吸水率低,无需泡水,但要清理背面灰尘。
3. 砂浆配比要合理
水泥砂浆比例为 1:3(水泥 1 份,沙子 3 份),瓷砖胶要按说明书比例调配,涂抹时厚度均匀(墙面 3-5mm,地面 5-8mm),不留空隙。
4. 铺贴手法要规范
铺贴时用橡皮锤轻轻敲击瓷砖,让瓷砖与基层充分贴合,同时用水平尺校正平整度,确保瓷砖不歪斜。
5. 后期养护要到位
铺贴完成后,在瓷砖表面覆盖保护膜,24 小时内禁止行人走动和堆放重物,保持室内通风,避免阳光直射或强风直吹。
总结:空鼓率无小事,验收时一定要较真
瓷砖空鼓率不仅关系到装修美观,更影响居住安全,验收时一定要用小锤子逐块敲击检查,对照国标判断是否合格。发现空鼓及时要求返工,不要轻信 “不影响使用” 的说法。
乐陶名居始终把 “零空鼓” 作为铺贴标准,从基层处理到后期养护,每一步都严格把控。希望大家都能重视瓷砖空鼓问题,选对师傅、做好验收,让家里的瓷砖既美观又牢固,避免后期返工的麻烦。


seo seo